隨著生產企業設備自動化、數字化水平的提高,各行業領軍企業越來越重視生產設備的數據采集和車間聯網,設備數據可視化程度顯著提高。但是,據統計,我國大部分離散制造業的OEE(設備綜合效率)在40%左右,很多企業對設備維護和保養的精細化管理不夠重視,造成異常停機和備件浪費等隱性損失。如何構建面向新型設備的管理能力呢?這幾點誤區請避開!
1、重硬件而輕軟件
大部分企業只重視硬件的驗收交接,忽視了軟件系統的運行、維護、服務標準,沒有明確要求設備廠商提供數據采集接口和定義設備數據所有權。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企業生產設備的數字化率平均為47%,關鍵工藝的數控化率51%,關鍵設備聯網率41%。
設備數采仍然是生產現場數字化推進中最大的痛點之一,受制于工業現場協議眾多、原廠不開放不支持、設備數據不確權等原因。
2、不壞不修、不停不管
大部分工廠,特別是離散制造業,都是以生產為重,只要設備還能運轉,就不會停產,這導致設備維護改善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設備部也陷入四處救火、窮于應付的被動惡性循環。但其實,在設備故障出現初期征兆的時候進行維護,遠比造成停機后再維修造成的損失和投入成本要小得多。
3、將設備維護當作成本中心
從傳統財務角度看,設備維修資金一般被定義為成本和費用。但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德國召開歐洲維修團體聯盟國際會議時,就提出“維修——為了未來的投資“的主題。作為投資,就需要有清晰的投入產出。維修的投入是設備日常維護所投入的人工費、各類防護費、備件費,以及設備管理系統的投資。產出則是避免由于設備維護不足、設備管理不善,帶來的設備停機、精度或者質量缺陷帶來的損失。如果對這些損失的價值誤判,則容易扼殺設備維護技術和管理體系的改善性投入。
4、依賴“預測性維護”解決問題
預測性維護落地困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許多企業的基礎數據缺乏積累,比如設備基本的巡點檢、維護保養、故障分析記錄,都還是散落在各種紙張、Excel中,設備缺乏數字化檔案;二是許多廠商企圖單純依賴數據分析路徑而忽略了設備工程師現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融入。
總體來看,設備之于工廠,就像槍之于戰士。在生產設備管理方面,管家婆云工貿ERP可以對各類生產設備工具進行有效管理。如計劃保養:針對設備制定保養計劃,支持按天/周/月設置保養周期;維修&保養記錄:記錄故障原因、維修情況;記錄日常保養信息;借出還回管理:對設備的借出、還回進行登記;支持明細報表查詢;報警信息:支持保養計劃超期及設備壽命不足提醒;壽命管理:管理設備的生命周期,支持剩余壽命報警等。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我國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建設。而構建新型的設備管理能力,需要工廠管理者認識到設備是構建工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積極變革設備管理和作業方式,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
更多管家婆軟件解決方案,請聯系:
管家婆軟件江蘇銷售與服務中心
蘇州哲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151 9008 1222(微信同號)
客服QQ :381907033、728033598
分支機構:蘇州? 南通? 常州 無錫 泰州 宿遷 鹽城 上海 杭州 寧波 溫州 嘉興
您好!請登錄